一、年广现状:经济回升承压
当前,东经大省的压广东经济持续企稳恢复,济运济第但回升承压。行前性前三季度,瞻经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61.6 亿元,力韧同比增长4.5%,年广增速较上半年下降0.5 个百分点。东经大省的压剔除基数效应,济运济第三季度名义GDP 的行前性两年复合增速仍小幅下降。
从三大产业来看,瞻经第一产业增加值3820.3 亿元,力韧增长4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38008.9 亿元,年广增长4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54332.4 亿元,东经大省的压增长4.8%。济运济第其中,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自年初起持续提升,第三产业增速在二季度冲高后有所回落。
从供需两端来看,供给修复快于需求。在供给端,广东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1%,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.6 个百分点。在需求端,外需稳中有升,一、二、三季度出口金额(人民币计)逐季抬升,前三季度增速3.9%,较上半年提升0.3 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4%,较上半年下降2 个百分点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1%,较上半年下降1.3 个百分点,其中,制造业投资增长20.0%(+1.8pct)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.4%(-1pct)。
二、压力:粤苏竞争加剧,省内转型阵痛
(一)省外:“经济第一大省”竞争加剧
前三季度,广东继续稳坐经济第一大省的位置。虽然“挑大梁”的作用依然明显,但整体增速低于全国水平(5.2%),在粤苏鲁浙头部四省中增速垫底。值得关注的是,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位的江苏省加速追赶,,前三季度GDP 同步迈入9 万亿大关,同比增长5.8%。粤苏两省的总量 差距已经从2019 年三季度的5783.8 亿元,缩小到如今的2981.6 亿元,减少了将近一半。“经济第一大省” 之争又进入白热化。
粤苏发展增速的差异,体现了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。一是江苏与广东相比,第二产业占比更高,受政策的积极影响更明显。江苏第二产业占比为44%,高于广东的40%。今年以来,在政策的托举下,基建发力、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。前三季度,江苏的第二产业增速达6.6%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2%。并且,从第二产业累计值来看,前三季度江苏第二产业GDP 达4.1 万亿元,超过广东2977 亿元。
此外,从长三角整体来看,浙江、安徽两省工业增长也较为活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.5%和7.3%。
二是广东经济的对外依赖度更高,在外需疲弱的形势下,受出口下行影响更大。前三季度,广东省出口金额4.0 万亿元,出口贸易依存度达41.3%,相比之下,江苏的出口金额仅为2.5 万亿元,出口贸易依存度为28.3%。在出口下行的压力之下,广东省虽然顶住了压力,出口仍实现3.9%的正增长;但主要是深圳与广州实现了两位数增长(分别为17.7%、18.5%),佛山、东莞两大万亿GDP 城市,出口大幅下滑,分别为-11.0%和-13.0%。
三是广东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更显著,房地产投资大幅下行。
今年以来,房地产销售低迷、市场不确定性及长期需求影响下,房地产投资持续偏弱。前三季度,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.03 万亿元,同比下降8.4%;其中,商品住宅投资下降6.9%。相比之下,江苏房地产开发投资0.95 万亿元,同比下降3.4%。
(二)省内:广佛莞产业转型阵痛
除了外部的竞争压力,广东省内产业发展也在经历转型阵痛期。从广东省内发展看,区域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,深广佛莞四大城市GDP 占全省总GDP 的比例超过2/3。今年前三季度,广东头部四个城市的经济增速仅深圳到达5.4%,广佛莞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(分别为4.2%,4.9%和2.0%)。尤其是东莞,前三季度经济失速,在全省排名垫底。分析其背后的原因,我们发现,广佛莞在宏观形势和产业趋势的变化下,传统优势产业均受到一定冲击,三市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。
广州传统汽车产业受到冲击。广州一直是汽车产量大省,2022 年汽车产量为313.68 万辆,全国每产出9 辆汽车就有一台出自广州。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价格竞争,广州传统汽车制造业受到较大挑战,市场需求大幅萎缩。尽管广州主动求变,孵化出广汽埃安、小鹏汽车两个造车新势力,但其增速难以完全抵消燃油车下滑所带来的制造业整体下滑。前三季度,广州市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仅为1.7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.0%。其中,汽车制造业下滑显著,增加值同比下降6.4%。
东莞外贸过坎,消费电子产业低迷。东莞是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,达124%。今年来,由于外需下降、“中国+1”1等因素对传统外贸市场造成冲击,东莞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12.8%,出口同比下降13.0%。从产业结构来看,东莞支柱产业“一业独大”的情况显著。
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营业收入占全市工业营收的43.26%。前三季度,在全球消费需求衰退、技术周期低谷、全球产业链重构等因素的影响下,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遭遇严重挑战,增加值下降1.5%,大幅拖累全市经济增长。
佛山房地产相关产业链面临挑战。佛山是广东省千亿产业集群最多的城市,拥有八大产业集群,其中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、佛莞泛家居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。前三季度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6.3%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佛山的传统支柱产业家电、家具、陶瓷等都与房地产产业链密切相关。在当前房地产销售收缩、投资降幅仍在扩张的形势下,相关产业增长仍面临转型挑战。
三、韧性:新动能发展强劲,出口韧性十足
转型必然伴随着阵痛。尽管广东在内外挑战之下承压前行,我们仍能从结构中发现第一大省的韧性所在。
一是新动能维持强势。在工业增长方面,截至9 月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已连续5 个月回升。代表新动能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.5%,增速提高1.2 个百分点。其中,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6.4%;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.3%,增速提高1.8 个百分点。分产品看,新能源汽车、集成电路、光电子器件、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1.8%、17.0%、15.0%、10.7%。与此同时,广东持续加快新动能产业的培育,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也保持高速增长。其中,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8.8%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.4%,增速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5.7 个、18.3 个百分点。
二是外贸出口韧性十足。广东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,扛住了出口下行的压力,稳规模、优结构持续推进。尤其是9 月,进出口金额创年内单月新高,环比连续4 个月增长。出口优势产品巩固,新动能发展更快。前三季度,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.9%,占广东外贸出口总值的65.3%。此外,“新三样”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4.3 倍、20.6%、29.6%;船舶增长47.5%、集成电路增长24.4%。
此外,广东企业盈利也显现出积极信号,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先“转正”,领先全国。前三季度,随着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,广东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,盈利能力稳步提升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.2%,增幅比上半年加快6.5 个百分点。其中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.1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1.3%。这表明广东今年扩大内需相关措施效果逐渐显现,需求收缩的困难正在被不断克服。
四、前瞻:全力冲刺5%,增速有望回升
总体上看,广东前三季度经济在外需疲弱、产业转型和房地产下行的压力下稳健前行,供给修复快于需求。尽管广东经济总量与江苏的差距正在不断被追赶;但内部发展仍有结构性亮点,一方面新动能发展势头较好,另一方面出口韧性仍强,9 月规模创下年内单月新高。
前瞻地看,由于广东前三季度GDP 累计同比增长仅为4.5,距离全年“5%以上”的增长目标仍有差距,第四季度将成为全省冲击全年目标的发力重点。考虑到2022 年的低基数效应(GDP 增速1.9%),广东四季度GDP 大概率将有所回升。此外,随着工业企业盈利好转,以及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显现,广东工业投资动能有望继续加强。 |